03.06
2020
广中医一附院温敏勇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来源:
广州中医药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表彰名单中,广东有5个集体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2位同志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其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湖北医疗队入编的国家援鄂抗疫中医医疗队(广东)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湖北医疗队温敏勇同志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据悉,为鼓舞士气,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投入这场严峻的斗争,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授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等113个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丁新民等472位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追授徐辉等34位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获奖个人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
驰援武汉!援疆英雄再出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湖北医疗队温敏勇同志事迹

温敏勇,男,中共党员,医学硕士,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委员。
温敏勇同志2004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伤寒学)专业硕士毕业后留我院呼吸内科工作,现任我院直属急诊中心第二党支部副书记、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敢担当勇作为,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临床上坚持以病人为先,教学上循循善诱、教书育人,是科室业务和管理骨干,连续多年考核优秀。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呼吸系统疾病及危重症等,重视学术继承和经验总结,擅长经方治疗治疗疑难危重症,尤其在发挥中医药特色与现代诊疗技术相结合的临床应用方面取得较大的成效。
经历“非典”、“援疆”,驰援武汉再出发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2020年1月24日(除夕)下午医院党委发出支援武汉号召,温敏勇同志毫不犹豫第一个响应报名,他说“我是兼有呼吸专科和重症医学专科医师,有中医临床基础(伤寒学)专业背景,中西医专业优势明显,并有援疆经验,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2003年经历过“非典”。作为党员,我去一线义不容辞!”温敏勇同志一直从事呼吸专科及重症医学专科工作,根据温敏勇同志的一贯表现,经医院党委研究,他被医院任命为援湖北武汉医疗队队长,带领17名队员加入国家中医医疗队奔赴武汉抗疫前线,接管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四病区,与当地医务人员并肩作战,共克新冠。
担当作为,坚持一线统筹协调,充分发扬团队精神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距离本次疫情发现地——华南海鲜市场1.8公里,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即确诊于该院。温敏勇同志带队到达后,马上召集双方医护人员召开会议,对科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行探讨。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他和队员们一起争分夺秒地做好优化就诊流程、病人分层管理、病区感控布局等安排,因地制宜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力求达到感控要求,同时开展对全体医疗队员的穿脱防护衣培训,务求人人过关才可上岗,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统一观念落实到位,确保了全体医护人员的安全。他一边第一时间根据感控要求着手隔离病房改造工作,一边协调讨论国家中医医疗队的工作机制,形成初步一致意见,使医疗队在到达武汉第三天就正式进入战斗状态。
作为队长,他一刻也不松懈,超负荷连轴转,无暇顾及三餐,睡眠严重不足。医疗方案制订、危急重症抢救、突发事件处理、后勤补给、关爱队员……都需要他统筹协调。由于病人不断涌现,医院从原来的10个病区开放到24个病区,医护人员严重不足。由温敏勇带队的医疗队接手主管的病区由一个病区扩大到两个病区共69张床,基本处于满床状态,但也只能配40名护士。人手不足导致医疗工作的高负荷,有的队员累倒了、生病了,而医院增加或调配人员存在的实际困难,温敏勇只能自己默默顶着,承担着,其实自己也快要撑不住了。
温敏勇非常重视团队力量,充分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在他的带领下,医疗队队员众心一致,各尽所能,克服了种种困难,抗疫工作很快走上正轨。在宣传报道上,力推宣传医疗队集体,鼓励大家从个人具体工作中去发挥,由点到面,个人的成绩都体现医疗队的集体作用。
率先为患者建立中医档案,中医药使用率100%
温敏勇同志在抗疫一线工作中,坚持发挥队长“头雁”作用。他不畏感染危险,坚持每天深入病区查看病情,指导诊疗方案,亲自为每一位患者开具中药处方,协调开展危重症远程中医会诊,前线后方集思广益,对症下药,病区中医药使用率达到100%,疗效显著;在他的带领下,医疗队在抗疫第10天就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2名患者痊愈出院。他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在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辨证施治,针对新冠肺炎的病人多数以“湿”为病理基础,有寒湿、湿毒、或化热成湿热毒,抓住这个“湿”为重点根据病人的症状,舌脉表现和证型的分期开展辨证论治,以祛湿清热解毒,或扶正祛邪,一人一方,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
温敏勇结合当地新冠肺炎患者的发病特点和传染病区工作实际,与队员商讨自创了一套在隔离病房特殊的中医查房方法。在充分自我防护的前提下,与患者零距离接触,认真仔细实行中医“望、闻、问、切”,并通过言语安慰和鼓励,消除了患者焦虑、恐惧、绝望的复杂心态,增进了医患的信任感;同时依据中医诊疗“十问歌”的诊断要求,制作了统一的查房记录表,对基本资料、症状、舌脉象等一系列进行简化填写,把采集的四诊资料如文字记录、舌像图片、视频录像,通过病区专用手机实时传输在网络上,回头再查看并一一对应具体开出中药处方,保证每个病人诊治的准确性。资料汇总后率先帮患者建立了一套中医四诊资料库,使每个患者都有了自己的“专属中医档案”。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五、六版)》指导原则,根据患者不同的症舌脉表现和证候分期进行辨证施治、遣方用药,如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针剂。此外还开展了中医特色技术,如耳穴压豆、穴位按摩、刮痧、呼吸操、八段锦等,对调理心情、改善睡眠、疏通气血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通过上述综合方法,使医生对患者的辨证治疗更加精准,治疗效果参照对比更加客观。这使得患者依从性增加,信任感增强,从而更加真实地凸显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治疗效果。通过中医药综合治疗,患者们的病情逐渐好转并陆续出院,医疗队运用中医药参与救治的效果得到当地政府及受援医院的肯定。抗疫工作两周,还有很多其他患者就慕名求温敏勇诊治,或想托各种关系要求住本病区,或要求转科,或从他院转过来,无法转来就通过各种关系求门诊、微信开中药处方。
因前期工作很出色,医疗队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先后接管两个病区共69张床位,主收重症患者,接管病区后通过中医药综合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受到众多患者的肯定和称赞。截至3月5日,累计收治111例,其中危重11例、重症99例,中医药使用率为100%。全部使用中医药治疗后,101例症状改善,这包括了发热、咳嗽、气喘、乏力、纳差等改善和影像学改善,其中患者出院或病情好转转入康复观察74例。
弘扬大医精诚,坚持医生本色
2003年,“非典”肆虐,尚在读研究生的温敏勇同志在老师带领下,发挥专业所长,积极参与中医药防治“非典”工作;2012年,他又迎难而上克服家庭困难报名援疆,在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一年半的援疆工作,援助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并发挥了中医特色优势在疑难、危重病的应用,工作成绩显著,当地百姓们亲切地称他“温太医”,被授予“2012年优秀共产党员”、“喀什地区省市第七批优秀援疆干部人才”荣誉称号。如今他又奋战在武汉一线,他经常说“这就是我们医生该做的事”,面对荣誉,遇到出镜,他总是谦虚礼让其他队员、专家,这就是温敏勇,一名低调弘扬大医精诚的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