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1
2021

中共中央追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邓铁涛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来源: 广州中医药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党中央决定,授予吴良镛等384名同志、追授李献忠等16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授予陈炎顺等298名同志、追授蒙汉等2名同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授予北京冬奥组委延庆运行中心党支部等499个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邓铁涛同志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邓铁涛(1916-2019),男,汉族,出生于广东开平,195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前身)原副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第一临床医学院博士生导师,邓铁涛研究所原所长,“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首届国医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追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邓铁涛一心向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939年6月,他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香港组织的“文艺通讯社”活动,以笔为矛抗日救国。1941年底,在党的领导下,他以医生职业为掩护,担任东江纵队广州秘密交通站地下交通员,为游击区输送各种物资。正是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青年邓铁涛不畏艰险,投身于抗日救国、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邓铁涛以“开业中医”身份到广东新会县参加土改,在近两年的艰苦岁月里,他身上总背着一只药箱,一边开展土改动员,一边为农民治病。邓铁涛说:“这些经历使我亲身体验到了中国农民的苦难,开阔了视野,我的心从中医扩大到国家民族,扩大到整个世界。”他为人民服务的愿望日益强烈,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愈发坚定。1958年12月,邓铁涛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他终生奋斗的无悔誓言。


      邓铁涛同志全心为民,医者仁心,把解除人民群众病痛作为人生不懈的追求,危急时刻,他总冲锋在前。2003年“非典”疫情突发,年近九旬的邓铁涛主动“参战”,争当抗击“非典”的中医先锋。他上书请求中医介入“非典”治疗,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任命为抗击“非典”专家顾问组组长;撰写中医防治“非典”文章,为抗击“非典”疫情提供中医方案;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73位“非典”患者,取得了患者“零转院”“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优异战绩。中医抗击“非典”经验被推广到全国,也赢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

      邓铁涛怀着精诚济世、救死扶伤的为民宗旨,精研学术,躬耕临床。他创新冠心病治法和理论,创新中医五脏相关学说;89岁高龄时出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将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研究推向学术前沿。他攻坚克难,勇于攀登,一生致力于攻关诊治重症肌无力这一世界性难题,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带领和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逾百人,重症肌无力专病门诊更是得到广大病友的高度肯定。除了用“仁术”医治患者,邓铁涛还以“仁心”予以患者经济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支持,一次又一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邓铁涛立下的遗嘱:“我能留给儿孙最大的遗产为仁心仁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遗嘱中,邓老还再次提醒:安琳(邓老儿媳)代我交最后一笔党费。这彰显了其一生忠于党、忠于事业、忠于人民的初心本色。

      邓铁涛一生为党和国家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鞠躬尽瘁,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座精神丰碑。解放之初,邓铁涛发表《评所谓“改造中医方案”》,撰写《新中国需要新中医》,他写道:“中医教育是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新中国需要培养新一代中医才符合国家需要!”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中医药传承乏人乏术情况严峻。1984年,邓铁涛以一名普通“中共党员中医”的名义写信给党中央,力陈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希望中央重视。不久,国务院将建议纳入议事日程,并于1986年正式挂牌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0年,中央计划精简机构,邓铁涛心急如焚,于8月份联合全国八位名老中医,请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职能“只能加强和完善,而不是乘此机会把它撤并掉”。10月9日得到答复:同意加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管理全国中医药工作职能。1998年,全国刮起了西医院校合并中医院校的风潮,邓铁涛第二次牵头“八老上书”,中西医院校合并风被紧急叫停。

      邓铁涛高瞻远瞩,不遗余力向世界传播中医药文化。20世纪80年代,马来西亚希望由马华医学院与广州中医学院联合开办中医本科班。邓铁涛说,在马来西亚办学赚不了钱,往往还要赔本,但这是一件关乎中华文化、中医学术在国外传播的大事。经过努力,中医药跨国教育办起来了。78岁高龄的邓铁涛身体力行,亲自去马来西亚授课、临床带教、传播中医药文化。正如他在104岁生日时许下的愿望:“希望中医走向世界,为世界和平、人类进步作出贡献。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必然的趋势。因为中国文化是和平友好共同发展的文化,会引导世界走向和平发展。”他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担当起中医发展大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并为之贡献了毕生精力,厥功至伟。

      作为一名中医教育家,邓铁涛倡导名师带徒,培养“铁杆中医”,反复呼吁“继承名老中医经验,抢救中医学术,已成燃眉之急!”在他的影响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动建立全国名老中医带徒传授制度,1990年10月,首届“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拜师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他关心青年学子成长,早在1992年就设立“邓铁涛奖学金”奖励后学;2003年又出资80余万元设立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基金,资助中医科研。即便病榻弥留之际,他仍以中医药事业为念,将所获“岐黄奖”奖金100万元悉数捐赠给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用于支持医院深入开展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和重症肌无力的科学研究。

      邓铁涛同志百余年人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国家的事业矢志奋斗,为国家立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毕生致力于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为行业立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培养中医药继承者、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民众立德。他以忠诚担当、无私奉献践行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崇高使命。


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邓铁涛研究所


版权所有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