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报:幼儿园验眼吓到家长 视力检查不是那么简单
幼儿园验眼吓到家长 视力检查不是那么简单
2015-07-27老人报20版
指导专家
黄仲委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五、六上午
出诊地点: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6号
记者 李楠 通讯员 张秋霞
每当幼儿园搞体检吧,经常有家长忧心地拿着体检报告到门诊咨询,眼科检查结果几乎都是:散光或远视、近视等。家长们非常担心孩子是不是在不知不觉间患上了终生眼疾。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黄仲委认为,这样的体检仍不算最后结论,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认。
幼儿远视不奇怪
1周岁至满3周岁称为幼儿期,这个时期,孩子的眼球还在发育,视力也没有达到正常,如2岁为0.5~0.6,3岁时可能只达到1.0左右。多数学者认为6岁以后(甚至10岁)方可发育成正常成人视觉。
黄仲委认为,幼儿有远视并不奇怪。他表示,由于出生后新生儿颅骨发育尚未完全,眼轴较成年人为短,因此,新生儿的88~98%属于远视,幼儿90%以上为远视,直到学龄前儿童,仍有相当多为远视。屈光度随颅骨的发育而逐渐向正视方向移动,甚至有向近视方向移动的趋势。
视力表检测不如观察眼外观
黄仲委指出,由于智力、视觉发育关系,对3岁以内这个年龄段,尤其是2岁以下的小孩进行视力表的检测没有实际意义。但是这不意味着眼部检查没有意义,恰恰相反,对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要特别重视眼睛发育是否正常,对一些眼病要尽早处理。
从眼外观判断,小孩两眼大小要对称,两瞳孔大小要相同,眼珠黑白分明,眼球转动灵活、眼神活泼,顾盼自如。
眼睑病:摸摸眼皮有无肿粒、触痛,注意小孩有无频频眨眼、揉眼,这些症状多数由于滤泡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麦粒肿、霰粒肿、眼睑内翻倒睫等所致。要注意,长期患眼睑病、结膜病,也会影响视功能发育。
眼肌病:以斜视为常见。如果幼儿的斗鸡眼或斜睨眼只是偶尔出现,不须太紧张,如果是经常出现,或总是用侧头转脸的姿势去看东西,则一定要交由医生判断。这可能与远视、近视、弱视、先天性眼肌麻痹等有关。
观瞳孔:在手电光(注意不要用过强光)下,如果孩子的瞳孔内呈白色这说明孩子可能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如确诊,应争取在患儿2~3岁前做白内障手术。如果瞳孔内呈黄色,要高度警惕视网膜母细胞瘤。
观察视觉:3岁以下的小孩一般很难准确检查视力,可通过手电光观察瞳孔缩放是否灵活作初步判断,了解出生后数月至3岁的幼儿的视觉功能情况。又可以用交替遮盖眼睛试验法来检查,如果遮盖小孩一只眼,他的活动顿时迟钝或抗拒,要考虑注视眼的视功能有毛病。如果幼儿喜欢把玩具、画片放在眼前很近处看,看电视、看物件要凑得很近,这说明该孩童的视觉可能不好,如屈光不正、弱视等。而3岁后则可行视力检查。
幼儿期是眼睛发育的重要阶段,一定要细心、正确养护。要让孩子多到户外活动、晒太阳,不要过多用眼,饮食要均衡,搭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