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2012

拒绝重口味莫“引贼”入五脏

来源: 广州中医药

2012-03-28星暹日报

南方日报与星暹日报海外版合编  全球发行

指导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主任杨小红教授

    众所周知,泰国人的饮食特别偏爱甜、咸和油腻的口味,然而近些年来糖尿病、血压、心脏病、肾病、癌症等疾病在泰国的发生率不断上升,这和民众长期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泰国卫生部门倡导为了健康,不能再一直重口味下去了。

    在中国古代,养生学家十分重视饮食与健康长寿的作用,对上述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智慧的古人早有提点,名医孙思邈的《卫生歌》中就唱道:“慎勿将盐去点茶,分明引贼入肾家,下焦虚冷令人瘦,伤肾伤脾防病加”、“之人守斋戒,心旺肾衰宜切记,常令充实勿空虚,日食须当去油腻”。

    饮食注意五味均衡

    对泰国人的不良饮食习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主任杨小红教授从中医角度概括为“肥甘厚腻、辛香燥热”这八个字。“肥甘厚腻”指高糖分和油腻,“辛香燥热”则意为辛辣热气。中医认为饮食应五味调和,甘、苦、酸、辛、咸的食物要均匀食用,任何一味偏食,都可以引发疾病的发生。

    肥甘厚腻招来糖尿病

    “肥甘厚腻”中的肥,即高脂肪食品,如肥肉、奶油等;甘,即含糖量高的食物,包括含淀粉多的;厚腻,指油腻口味重的食物。杨小红介绍,过多摄入肥甘厚腻的食物,容易引发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从临床研究来看,心脑血管疾病不少是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或动脉硬化等原因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导致疾病,而血液粘稠度增加与饮食因素关系密切,所以要降脂就应该先从饮食下手,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食物都在控制之列。

    说到糖尿病,不光在泰国,在中国等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都出现高发态势,人称“富贵病”,可以理解为人们生活水平改善,油、脂肪的摄入增加,发病也随之增加。杨小红说,中医里与糖尿病对应的称呼是“消渴”,“消”,是消瘦、消渴之意;瘅,为热,即由于内热导致身体消瘦的病症。而过食肥甘之味,是导致消渴病的重要诱发因素。中医书《素问?奇病论》有言:“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即长期过食肥甘厚味,导致津液、饮食不断消耗,从而诱发消渴。明确提出饮食肥甘在导致糖尿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长期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等高热量饮食,需要大量的胰岛素进行分解,从而导致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处于疲惫状态,最终发生障碍,出现高血糖或糖尿病。

    摄盐过多“引贼入肾家”

    盐虽然是人们食物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但与甘味的作用特点不同的是,甘味对于人体,是益、害相当,但咸味对于人体,却是多害而少益。根据《黄帝内经》的论述,在五味过用对人体产生的损害之中,咸味涉及的系统最多,病症最广。杨小红说对肾脏的影响尤其突出。

    咸味过重会损及肾、脾、心脏等多个器官系统,因为咸味在五味中属阴性,为寒水之性,咸味入肾,一般情况下可以补肾益肾,但太过就会损伤肾阳,而肾气之于人体各脏腑经络,又有一种本源的、推动的作用,肾气一伤,五脏就难以保持正常的功能活动。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长期食盐的过多摄入,会导致水钠大量潴留于体内,水钠的潴留,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不仅易于出现肾脏功能减退、血压升高等,而且会加速人体不少器官、组织的老化。所以,盐虽然是人体必需的成分,但是最好少吃。

    要想远离肾脏病,首先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低盐、清淡饮食;平衡膳食,不暴饮暴食和吃过多的蛋白质食物增加肾脏负担。否则其不良后果,就如孙思邈《卫生歌》所云:“分明引贼入肾家”、“伤肾伤脾防病加”。

    对有急慢性肾炎、肾病者,已经存在肾功能的损伤,为保护肾脏,应尽可能少食盐,减少咸味对肾的损伤。部分肾病的康复期,医生甚至要求病人无盐饮食,其原理亦在于此。

    上工治未病以防为先

    一旦患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病以及癌症等,就要面对长期甚至终生跑医院,进行治疗服药的生活,到那时,后悔也晚矣。所以杨小红建议,防病在先,运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为自己的健康服务。

    中医书《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的论断,两千多年前,中医先贤们就已提出了这种“未病先防”的思想,是一种非常科学而先进的理念,这对于各类慢性病的防治尤为重要,也是中医防治疾病的特色与优势所在。

    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问题从未病先防的角度,提出“健康四大基石”建议,按照“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要求来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和中医养生治未病的理论一脉相承。

    肾病患者若并发心脏疾患,除正规治疗外,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酌选以下食疗可有助治疗:

    1. 首乌菊花代茶饮

    制何首乌12克、菊花9克,煎汤代茶饮。适用于冠心病或兼高血压者。若证属偏阴虚或兼有阳亢证候者,服用此方尤宜。

    2. 桃仁山楂代茶饮

    桃仁6克、山楂12克、陈皮3克,开水沏或煎汤,代茶饮。适用于冠心病瘀血证较明显者。

    3. 海藻昆布汤

    海藻30克、昆布30克、木耳15克、黄豆200克,共炖煮,加少量调味品后服食。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者可常服食。

    4. 双参山楂酒

    人参6克、丹参30克、山楂30克,置于瓶中,加白酒500克,浸泡半月后即成。每日服2-3次,每次10-15毫升。适用于冠心病证属气虚血瘀者。

    备注:杨医生说,五色理论在现代生活中很少运用,曾有日本人推出“五色养生汤”,有人越吃身体越虚弱,所以不建议多说。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