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汤雪英护长荣获"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
默默耕耘 、真情奉献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汤雪英事迹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女性,是一名平凡的护理工作者,是一名共产党员,也许,她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也没有什么动人心魄的经历,然而,却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了整整三十五个寒冬了,三十五年如一日,全心全意投身这平凡而光荣的护理事业,默默地为这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光和热,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岁月,以博大的爱心,辛勤的耕耘,来获取——病人的健康。
三十多年来,汤雪英同志辗转在医院的内科,儿科、骨科、外科、五官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临床一线护理工作,积累了丰富而全面的临床护理经验,这也为她今后的管理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每到一个新的岗位,她都能认真地学习,工作,任劳任怨,给每一位和她共事过的同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用她的话来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要到哪里。”从未有过丝毫的犹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她各方面工作出色,成绩显著,得到了领导同行们的肯定和敬重,先后获得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广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广东省优秀护士”“全国首届百名优秀中医护理标兵”称号……。面对这些荣誉,她只是淡淡地说“我是一名护士,我的工作就是为了病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仅仅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多么朴实无华的语言,正是有这种思想境界,她的一切言行才来得那么的自然和自觉,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年复一年,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护理岗位上工作到现在。
80年代,她在儿科病房工作,是一名普通的护士,但她从不满足现状,孜孜不倦地学习,探索,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并练就了一门“绝招”——一针见血的小儿静脉穿刺术,以至当时病区的患儿或医生、朋友生病的小孩都喜欢找汤阿姨打针。而最让人记忆犹深的是她对患儿的真切的关爱。记得有一次,她正在病房值班,查房时发现一名4岁多的病孩不见了,当她终于在病区热水房找到患儿时却看到了惊人的一幕:患儿正在拨弄热水管开关,眼看着小儿立即被要流出来的开水烫伤,这时汤雪英同志想都没想,马上扑过去拨开小儿,由于扑得太急,自己摔在热水管旁,下颌正好撞上开关的尖头处,马上被刺进肉里,鲜血流出,而次时患儿已安然无恙了。事后,由于伤口太深,她被紧急送到手术室行清创缝合术,伤口缝了三针。细心观察,你一定会发现她下颌部留下的深深疤痕,但她却从不向别人提起,别人问起来,她也只是一笑而过。
1986年,她被医院选派到南京参加“全国中医护理行政管理学习班”一个学期的学习。但那时她的小孩太小,先生的工作也非常的忙碌,根本无暇顾及家庭,但为了学到要多新的知识,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她咬着牙把小孩交给了家人,由别人帮忙照顾。作为母亲,谁不疼爱自己的儿女呢?但为了她忠爱的护理事业,她,选择了放弃,选择了奉献。学成之后,她被调到护理部任干事工作。
1999年,医院领导把护理工作掌舵人的重任交给了汤雪英。她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更大了,而她接任时正逢医疗改革深化阶段,她深深感受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如何开展优质服务,如何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如何把握护理发展的方向,如何发挥中医护理特色等等。她,真是心急如焚,一刻也没敢让自己放松。面对严峻的形势,她,首先打破了传统的护士长聘任制度,大胆创新,在全院范围内公开招聘护士长,让一批年轻有为、朝气蓬勃的护理骨干脱颖竞争了护士长的岗位。而今天的成绩也证明,这一革新,让医院的护士都有一种奋发图强、力争上游的干劲,而在任的护士长也深感自己的压力,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
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是汤雪英同志一贯的工作风格。2002年的春节,是一个忙碌而又紧张的春节。大年初九,医院面临着一件大事:新住院大楼的正式搬迁工作。全院23个科室一周内全部搬迁完毕,并同时新开3个新病区。医院领导给护理部下了死命令:搬迁工作以护理部为中心,要保证搬迁工作有条不紊,安全,迅速、不能有任何差池。面对医院领导的重托和期望,汤雪英同志严阵以待。搬迁前,她拟定了科学而有效的搬迁草案,一次又一次召集护士长们共同讨论分析,再修正,再讨论,再修正……在这期间,她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下班了,别人都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而她办公室的灯却总是亮着。搬迁方案确定后,汤主任一次又一次地穿梭在新大楼和旧病房之间,从物品器械的准备、搬迁、病人的搬迁、可能出现的意外等等情况,都要逐一推敲,反复研究和落实,甚至小到当天病人搬迁后的开水供应等等问题都要亲自过问。搬迁前,她放弃了与家人春节团聚的欢乐,搬迁前的准备工作,事无巨细,一一检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护理部的统一指挥和全院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医院一周内顺利地、完满地完成了全部的搬迁,并如期新增了3个新病区。搬迁后的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汤主任经于露出了舒心的笑容。由于这次搬迁,汤雪英同志工作出色,表现突出,当年被医院评为“优质服务员工”。
汤雪英同志一直以来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用心开展每项护理工作,经常下临床查看护理工作和解决疑难问题,修章建制,强化护士服务意识,更多地在管理上想办法,用心地考虑如何开展“优质服务”,“以病人为中心”是她工作的宗旨,今年5月,一位患者在注射室抽血后出现了血肿,病人及家属有意见,当时她正好在注射室,马上上前安慰病人,做好解释工作,病人由于未进食出现头晕不适时,她给病人买来早餐,并做好病人解释工作,交待注意事项,深受病人感谢,化解一次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总是以最严格的党性标准要求自己,她总觉得:党养育了她,只有努力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她日常工作如此之繁忙,仍然关心公益事业,曾先后三次参加无偿献血,而每次献血后,她都放弃了医院补偿献血人员7天的休息时间,总是第二天就回院上班,工作太多了,工作太重要了,她,实在搁不下。长期操劳地工作,使不再年轻的她身体也受到了考验,在参加医院的总值班时,她因突发心绞痛被送至急诊室抢救,诊断为冠心病。医生强烈要求她住院系统治疗,但是,病情稍微缓解,她又坚持工作了。2005年11月,她做了阑尾手术,伤口拆线第二天,又见她奔波在医院接受国家SEDA资格检查活动中。几年来,她没有给自己放过一天的假,身体不适,也总是利用中午或晚上休息的时间自己给自己输液,并随身带上硝酸甘油片。她忘我的工作,无私的奉献,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位同志。
汤雪英主任是一位非常和蔼亲切的领导,从不摆架子,对护士们也非常的关爱,医院每一位护理人员生病住院,她不管有多忙,有多累,都要亲自买一些新鲜的水果去床边慰问,每逢春节前都到有病的护士家中慰问,当护士经济有困难时她常给予捐助,护士夫妻出现矛盾时,她给予调解,她用自己的爱心去爱护每一位护士,常常让护士们感动不已。如医院骨科一位临工护士因家人病重,家里拖欠巨额医疗费用,这位护士常常背着人流泪。当汤主任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协助团委号召全体护士共同帮助这名临工护士。家庭并不富裕的她,还亲自送上500元,附上一张小卡,卡上写着:你的困难是暂时的,让我们一起克服,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小小的一张卡片,蕴含着多少的鼓舞和情怀啊,当这名护士收到主任的礼物时,泣不成声,并写了封感谢信给她,她深切感受到,自己只有认真工作,才能无愧于汤主任的一翻厚爱啊!
2003年1月31号,这个到处都洋溢着喜庆洋洋欢乐气氛的除夕夜,人们都忙着迎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可是,她,却坐立不安了,因为,她刚接到上级领导发下的通知,广东地区出现了非典!疫情严重,如何迅速建立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院内交叉感染,避免全院医护人员受侵害的关键啊。大年初一,汤雪英主任一大早就起床了,她顾不上和家人说一声新年的祝福,就急忙赶到病房,到全院每一个病区去慰问值班的护士,并开始逐一落实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注意消毒,保持病房通风等等。不久,医院急诊室先后接到非典和疑似非典病人,院领导决定在观察室成立临时隔离病房。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汤主任却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又一次真实地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在这场斗争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汤雪英主任几乎每天都要亲自去观察室巡视一次,检查隔离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护士们的情绪和思想变化,护士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休息等等情况,甚至不顾观察室护长和科室主任的劝阻,亲自穿上隔离衣深入隔离病房了解病人的具体情况,由于是临时建立的病房,条件非常的有限,汤主任在隔离病区发现病人因为禁止家属探视,尤其是一些轻病的病人,非常的孤独和苦闷,而病区连一台电视机也没有,隔离区几乎没有任何方法与外界沟通,于是立即向领导反映了这一情况,第二天,电视机就被送到了病房,很多病人欢欣雀然。在这场非典的斗争中,医院由于预防措施及时、得当,没有一例医护人员受感染,收治的40多例病人也康复出院。这,也有离不开汤雪英同志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啊!
近年来,她先后发表护理论文6篇,主编专著1部,副主篇2部,参编1部,主持省局级课题1项,参与省厅级课题6项。护士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因为有太多像汤雪英同志这样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的护理工作者,护士的工作才显得如此的神圣和不凡。是她们用自己无私的真爱抚平了病人们受创的心灵,是她们,用默默的真情点燃了病人战胜疾病的勇气。这,就是爱的奉献,这,就是新时代的南丁格尔!